7月13日,由浙商證券主辦,平安銀行協辦的2022年中期資本市場峰會在成都隆重舉辦。會議匯集了500余家上市公司、400余家以公募基金為主的近千名機構投資者、50位行業頂級專家,為上市公司、專業機構投資者及業內資深專家搭建交流合作平臺,共同展望資本市場發展趨勢,推動資金端與資產端有效對接,賦能中國企業高質量發展。浙商證券董事長吳承根、平安銀行行長胡躍飛發表致辭。
戰略合作:打造業態圈 打通雙循環
吳承根在致辭中說,本次合作是浙商證券研究所深入踐行“深耕浙江、擁抱銀行、扎根產業”三大戰略,特別是“擁抱銀行”戰略持續發力的重要成果,是雙方全力打造“商行+投行”模式的所見略同,是白金研究與頂尖財富管理能力的珠聯璧合。浙商證券作為一家全國性展業的綜合性券商,歷經多年的發展,各項業務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截至目前,已擁有130家分支機構,遍布全國22個省份,總資產規模超千億元,投行、期貨、財富管理、資產管理等四大主要業務均進入了行業前二十。
胡躍飛在致辭中表示,作為一家身處改革前沿陣地的綜合金融機構,我們滿懷期待和浙商證券一起,發揮互補優勢,凝聚合力,共同為服務好我們的客戶、為我國經濟和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通過本次合作,雙方將全力打造“商行+投行”模式,是白金研究與頂尖財富管理能力的結合。同時,雙方將進一步打造“銀行-機構-產業”投資生態圈,打通“大財富-大資管-大投行”雙循環,在探索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浙商證券將在峰會上正式推出“三年一倍股”系列,在首次推出的5家上市公司中,平安銀行是唯一一家銀行機構,該行的投資價值得到浙商證券的充分認可。
平安銀行:“三真”能力 進而有為
平安銀行作為一家金融服務機構,在致力于服務企業客戶的同時,也是一家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的積極參與者。此次,平安銀行行長胡躍飛、董事會秘書周強率行業事業部、零售私財事業部相關領導參會,和與會嘉賓展開深入交流。
當前國內外局勢錯綜復雜,疫情還在此起彼伏,逆全球化和地緣政治沖突不斷加劇,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大。加之,國內經濟發展也受到需求收縮、供給沖擊和預期減弱等多重影響。很多公司客戶普遍認為,成本漲、轉型難和資源缺是未來面臨的三大主要挑戰。
對此胡躍飛表示,面對上述三大挑戰,實則“危”中也有“機”。信守客戶為本并不斷求變,針對企業客戶所面臨的三大挑戰和創新機遇,平安銀行在不斷努力鍛造自己的“三項能力”:第一項是支持客戶應對產業結構升級的“三真”能力:即真行研、真甲方、真投行;第二項是支持客戶應對降本增效的產業數字化服務能力;第三項是支持客戶應對資源整合需求的綜合金融服務能力。由此,平安銀行不忘服務初心,回歸客戶本源,體現差異化服務的不懈追求。
其中,“三真”能力具體為,真行研,指的是通過看準、做深、吃透細分行業的產業鏈,掌握底層的產業邏輯,用構建生態的視角,形成獨到的風險研判,以支持國家正在大力進行的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平安是所有股份制銀行中唯一一家設有六大行業事業部的銀行,涵蓋綠色金融、汽車、電子信息及醫療健康、基建、地產等細分產業領域,目的就是要吃透、做深這些行業。真甲方,指的是以客戶為本的服務理念。無論時局如何變化,銀行屬于服務業的本質不會變,客戶作為商業邏輯起點的本源不會變。平安的金融服務一定要本著客戶作為甲方的立場,深入服務到客戶的戰略布局和利益訴求,才能形成互利互信及良性業務循環,陪伴客戶共同成長。真投行,就是需要磨練過硬的專業功底,圍繞資本市場發展機遇,以投行思維驅動業務發展。目前,無論是客戶上市前、上市中還是上市后,從上市公司、大股東到高管員工,平安銀行都能提供合適的產品滿足各類金融需求,從而形成全生命周期的資本市場產品圖譜。
此外,平安銀行行業事業部分別與浙商證券的行業研究組按照行業邊界建立了一對一的溝通機制,在峰會期間拜訪了幾十家客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同時,平安銀行私人銀行派出10多位產品專家,為參會企業家提供投融資、員工股權激勵、跨境金融、匯率避險、投行服務等多方面的咨詢服務。為了更好地服務包括企業家在內的超高凈值客戶,平安銀行私人銀行構建了頂級私行業務體系,依托“私行+投行”優勢,打造了平安家族辦公室、董監高公私聯動、圈層經營三大系列服務,提供定制化、體系化、組合化的解決方案。接下來,平安銀行副行長兼CFO項有志、董秘周強等將通過一對一及小組會的形式與參會機構投資者進行深入交流溝通,就投資者關心的問題予以深入、坦誠的答復。
鍛造有溫度的金融,創造價值、回饋社會,是平安銀行一直堅持的價值理念。胡躍飛強調,無論時局如何變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不會改變,服務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會改變。站在社會融資和居民財富中央的商業銀行責無旁貸,抱樸守拙,堅持以客戶為本,一定能經得起暴風雨的洗禮,在大浪淘沙中茁壯成長。